1月17日凌晨3时,沈阳重点管控区域解除封闭的消息沸腾了尚未拂晓的冬日。
时隔16天,人们第一次走出园区、管控区,欢呼、泪水、拥抱,都不足以将心情抒发万一。
而与此同时,明廉地区疫情防控链条上,无数个“螺丝钉”仍然紧紧铆在原地,丝毫没有松动、脱离。
封闭小区居民生活保障不变样
来不及感受和参与到解除封闭的热烈气氛中,早上8点不到,明廉街道明西社区党委书记牛杰和同事们一如往常开始投入工作。
“外面解封了,什么时候轮到我们?”多个微信群里,博客地带小区居民们在热切地发问。
“大伙别着急,具体的解封时间已经明确了!马上将时间表和注意事项发给大家!”牛杰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开始情绪安抚和政策解答。
牛杰告诉记者,博客地带小区预计1月22日解除隔离管理。
当日小区还有一个需要转运入院和一个出院回家的居民,社区正在上报和协调整个转运流程;其他居民日常生活保障,包括送餐、采买、清运垃圾等等,一切都在正常进行。
“没到最后胜利的那天,我们就一直坚守!”牛杰说。
目前,已解封区域内,尚有亿海阳光一期、中海寰宇天下(天悦)等10个小区仍处于封闭状态,需按原标准继续管控隔离达7天后解除,进入常态化防控管理。
皇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对这部分小区居民以及其他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应急保障、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保持现有服务模式不变。
解了“大圈”,更要守好“小圈”
1月17日下午4点多,在锦水人家小区门口,志愿者邹霞正在值守,为进出的居民扫码登记、测体温,仔细核对核酸检测证明卡和身份证信息,再放行。
“‘大圈’解封了,人员进出增多了,咱们的‘小圈’更得守住,保护好咱自己的家园,保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!”管控区解封后,她和小区其他志愿者并没有跟着撤离,轮流分组值班站岗,照常进行园区每日消杀,服务还在居家隔离的居民。
59岁的邹霞,从1月2日设立重点管控区那天起,就到所在社区报到当起了志愿者,16天来一天也没有缺席。
“守好这个园区,是为自己,也是为大家!”她说。
随着管控区解封,居民日常生活保障服务工作压力有所减轻,但仍有近半志愿者在坚守,由社区统一组织、有序值岗。
医疗组的灯还在通宵点亮
解封当日,在皇姑区重点管控区现场指挥部4楼,医疗保障组还在正常开展工作。
“一个人也没少。
”医疗保障组成员、市卫健委医养结合处处长林方告诉记者。
在明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灯还在通宵亮着。
从1月6日起进驻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专家医疗团队,依然在正常接诊。
“虽然解封了,我们按照通知,还要在这里再工作7天,直到最后一个封闭小区解除,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没有变。
”医院营商办主任王淑莹介绍,“今天接诊数量明显减少了,但还有仍在居家隔离的肿瘤病人、孕产妇等等,需要安排转运就医。
包括一些导尿、外伤拆线、肌肉注射、做心电图的病患,需要现场处理。
”
重点管控期间,这里承接着区域内10.5万人和外围3万人的日常医疗保障工作。
每天24小时通过电话问诊、视频会诊、远程会诊、微信指导、门诊就诊、120转运医疗等多种方式,实时解决居民医疗问题。
截至昨天,共接待医疗咨询742人次,提供线上疾病指导466人次,进行心理疏导739人次,转运病人最多时达到一天20余位。
五轮核酸检测总结“全覆盖”经验
在重点管控区域承担着艰巨任务的核酸检测组,刚刚于1月16日完成了域内第五轮一对一上门入户覆盖全员的核酸检测。
期间,450余位来自沈阳市第一、第三、第四人民医院和皇姑区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,100余名机关干部、社区工作人员,以及100余名志愿者,共计650余人组成的150个检测组,每天高强度地工作在最前线。
多轮检测,全部为阴性!这为管控区得以顺利解封,提供了可信可靠、令人放心的数据依据。
负责核酸检测组协调调度的皇姑区营商局副局长葛薇薇介绍,解封后,全域全员核酸检测暂告一段落。
正在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,对重点管控小区和密接人员组织最后一次核酸检测,并依据检测结果解除隔离。
而工作到此仍未结束。
核酸检测组正在全面总结和梳理重点管控区域全覆盖检测的经验,例如与公安、房产、电力部门协作,进行数据综合运用,如何确保不漏一人;对不配合、信息不准确、特殊疾病人员、空户等等无法配合采集的人群进行分类处置等等。
“我们要把这些经验,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和流程,应对疫情更有办法。
”葛薇薇说。
“解封”不“解防”,沈阳疫情防控工作仍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中。
帅正新闻、沈报全媒体记者 叶青